江西周劼朋友圈炫富奇葩事件映射出中国经济和社会哪些问题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207篇原创文章:

#江西纪委驻交通厅纪检组调查周劼事件#

公开讨论热点话题,需要讲究一个安全边际和舆论阈值。

最近关于江西周公子的话题,大家看得确实比较过瘾,就像一部电视连续剧,像一部反腐倡廉的大片一样。

周劼的炫官炫富,客观来说,完全是不入流的水平,甚至还不如一些专业炫富的自媒体视频博主会玩,

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至少稍微有点社会认知,懂点中国的处事逻辑的人都应该能想到,这个水平的人,父亲和伯父的职位不会很高,一般真的有背景的,都闷声发大财,不会这么狗腚夹不住枣。

不过这个“劼”字取得很好,劼,与劫同音,意为慎重稳固,寄托家族对其沉稳为人的期盼。

这是个使用率很低的生僻字,能取这样的名字,说明周家还是有点墨水的,只可惜,所托非人,白瞎了这份祝福和期盼。

可以肯定的是,他炫耀的时间点,是他刚进入体制内,也就是说,刚感受到当「吏」的便利,尝到权力的滋味,又还不懂权力的门道,以为自己拥有整个世界,所以迫不及待地炫耀。

后来通报出来,发现他的父亲是正科级,干了一辈子混了个副处非领导职务,两个伯父,都是副处级,但是工会主席这种职位,都知道也是很闲置的。

在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发布回应通告后,公众的质疑不仅没有被打消,反而愈演愈烈。在这份通告中,存在着明显的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倾向性选择。

体面人讲究面子,对于国资背景,国企性质的单位和公司,出了这样的事,更是讲究脸面,没有必要太苛刻,是不是?

图片来源:网络

周劼在朋友圈炫耀的期间,正好是他刚进入江西交通系统的三个月内。

而他能拿到这样的职位,几乎是他家族动用所有的人脉为他这样的废渣能够尽到的力量。

没错,对江西这位狗腚夹不住枣,1994年出生的周公子,定义就是废渣,周劼的父亲生于1963年,周劼生于1994年,二者隔了31年。队长不知道周劼是否还有其他亲兄弟姐妹,但周劼确实是周父晚育得来的一个儿子。一般而言,晚育得子,家长对孩子多半有些溺爱,有些骄纵。同时,在父母的保护下,孩子也多半较为天真,对社会的深层规则理解得十分潦草。

恰恰是周劼身上的这种潦草,让这个经营了三代人的庞大家族,被曝光在了媒体的聚光灯下。

一句话概括整个事件:

江西的一位国企二代,不学无术(高中学历?),为了泡妹(是真的,他朋友圈只对圈外女性开放,亲属和同事都看不到,所以才如此炫富),发了大量炫富、炫官场、炫家族的朋友圈,说了很多不符合主流价值的隐规则,由于过于奇葩,引爆舆论关注。

总的来说,没有什么显赫背景,只是一个中国国家地方管理系统,非核心官场边缘小人物的丑态百出的失败表演而已。

别说什么大鱼,老虎,其实连阿猫阿狗的级别都达不到,但是这个事件,没那么简单。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现实,结合舆论,对江西周劼炫富奇葩事件背后,所揭示和映射出中国经济和社会当下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讨论和深入分析。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事件曝光之后,舆论的态度很有意思,但没抓住关键?

江西周劼在微信朋友圈的奇葩炫富事件经过一系列发酵和挖掘,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一次教科书式的“自我举报”,成功地将全国网民和纪委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家身上。

客观来说,第一次看到相关的内容和新闻爆料的时候,我的第一直觉就是“这是一个虚荣心爆棚和足够愚蠢”的网红炒作事件。简单来说,就是网络骗子那套玩法,但事实上他确实是个国企二代。

由于内容夸张、细节丰富,周劼事件在过去几天不断发酵,现在他在网上已经成了一个小丑,虽然论级别不高,但现在全国每个人都愿意踩他一脚。这种情绪宣泄可以理解,但意义不大,而且这种情绪很容易让人忽略本质问题,要警惕这种情绪会让舆论和民众把怨气撒在一个标签化的人身上并转移注意力。

没有必要跟风针对他,写这个文章,是希望能够引发一些新的思考,挖掘一些深层次,有价值的,值得研究的东西。

这个奇葩事件爆发以后,舆论的态度很有意思:

一种是嘲讽,觉得这是地主家傻儿子,不懂得闷声大发财,越是这种家庭越要低调啊,可见不是什么大贵之家,家风也不严,活该整个家族倒霉。

这种观点其实是默认了某些社会现象,觉得周劼的问题主要在不懂得低调,只要低调就没问题了。

一种是对炫富表现背后财产来源的公众审视,7套房子2套商铺,20万的茶叶,名表潮牌,必须严查。

明星也好,网红也好,富二代也好,曾经炫富行为其实司空见惯,各种社交APP上类似内容大行其道,但是对于有国资国企背景的这么一个“交通系统公务员二代”的年轻人,在经济大环境承压的情况下炫富,无疑是刺痛了很多人。

但实际上从通报的内容来看,说实话,如果公告的信息准确无误,周劼家其实也不算特别有钱,他和他父母三人名下在南昌有6套住房累计705平米,按照南昌均价1.2万计算总价值是846万,按照南昌较好区位均价2万计算,总价值是1410万,所以六套房加起来可能也只等于一线城市一套改善型住房的资产水平。

市值对比不能说明一切问题,毕竟在南昌有6套房的体制内家庭,社会地位是远远高于北上广深只有一套房的房奴的。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其实是一个大背景,一个让他们可以合法但不合理地捞取利益的整个体系 - 目前纪委还没有完成对他和他父母的调查,我们目前不知道他们有哪些主动的腐败行为,但在特权之下,他的家庭大大方方地得到了不少物质财富。

周家三代体制内,父母也都在国有企业工作,而且他父母正好又是完全吃到中国发展红利的60后(赶上了公房分配、单位集资建房、以及房地产市场化初期房价相对低的房价),所以他父母的任何一方通过分房、福利购房要搞个三套房简直是太平常、太简单了,两方加起来不就正好6套了吗?

大家信不信,当地与周劼的父亲同级别或级别更高的人,以家庭为单位在南昌有4-6套房的人比例非常大,他们甚至在北上广深和海外也有房产,不到这个水平都会被人笑话。

这个现象也存在于几乎所有省会城市,即在所有省会城市中,与周相同背景的家庭,拥有4-6套房的真的非常多。

这不是多大个事情,就算是不能摆上桌面说,也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可以容忍和现实存在的潜规则。任何人对周劼的朋友圈所说内容和周家财产信息觉得很惊讶的,要么是装出来的,要么就是没有任何社会认知的傻白甜。

揪着这点小家底去发泄,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主流舆论和讨论,其实都没有抓住关键。

从真正的格局和“民不患寡,而患不公”的角度出发,真正的关键应该是这么一个问题:

这么一个三观不正(言论出格),家风建设缺失(对权力赤裸裸的献媚和膜拜),素质低下(为了吸引异性的炫富行为),不学无术(学历水平很差,7月25日,江西国控在其官网首度回应“周劼事件”,确认周劼的身份为“股权管理部普通员工”。 随后周劼的一名前同事向记者表示,周“文化水平很低”。),对基本的社会运行理解都不合格,甚至认知和思想水平都不达标的废柴人物,是如何进入连名校研究生都不容易进的单位?

正如周劼所言,身边的同事很多都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跟这样的同事为伍,还会偶尔地激发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动力。但生来就在罗马的周劼,终归是看不起读书人的,终归是看不起那些奋斗半生,才跟周劼坐在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小镇做题家的。

也正如他所言:“我怕你会读书啊,名校研究生,看不起我们这种靠父母的人,现在都别想那么容易进我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这也反向论证了,周劼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家族的荫庇才是周劼直抵罗马,坐享“人上人”的天梯。

既然是“地主家的傻儿子”,那么就没有必要为周劼说的傻话去在意,更重要的,是需要透过事件和表现,看到一些本质的东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子承父业,岗位传承:中国地方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最大的阻碍和毒瘤?

国企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经济组织,为什么会变成某些家族的荫庇之地?

到底谁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周劼的愚蠢,让周家这个在江西交通系统,根正苗红的国企部门经营了三代人的庞大家族,被曝光在了媒体的聚光灯下。

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包括国家去思考,警惕,还有面对的一个很现实的重要问题。

周劼这样不学无术的废柴,能够凭借父辈家族的庇护,实现子承父业,岗位传承,轻易的就能长期把持和经营国家背景的一些部门和职能,这是典型基层组织中的固化现象。

先不谈什么公平,透明,举贤不避亲,能者居之,家风建设和传承,毕竟中国的底色是人情社会,有些东西情理潜规则无可厚非,警察烈士的子女优先录取警校,谁有意见?

英雄子女有补贴,考学加分,有什么问题?

干部子女确实优秀,家风严谨,耳濡目染,驾轻就熟,对于组织稳定有贡献,是不是好事?

但是凡是都有个度,过了就错了,这就是过错。

而周劼的奇葩表现,已经不是什么过错的说法了,而是大错特错,错得离谱。

十几年前,北大社会学研究生冯军旗就写过《中县干部》来讨论这个问题,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种现象还是隐秘地存在着。

一般来说,进入基层组织有三种方式:考公选调,部队转业,单位招录。

当然近年来也流行体制外遴选,但总归还是少数。

这三种方式,以第一种最为透明公正,跟高考一样,是最根本的选拔制度,而且以国家信用背书,监督及其严格,基本没什么操作空间。

第二种是曲线上岸,提干转业地方降级录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很多,现在其实不是主流了,毕竟大学生越来越多,行政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

第三种猫腻就多了,主要集中在国企和事业单位。

国企不用说,看看周劼,据说三伯、大伯、都是交通口的正处级干部,老爹也是交通口的副处干部,妥妥的交通世家,很好奇周劼的爷爷是不是也是交通口的干部?

其实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中国的单位,国企,工厂,子承父业,岗位传承的情况,不要太正常:上个世纪国企实行的顶职制度,一直持续了30多年,改革开发之后才取消的,所以那时候流行的话语就是子弟,首钢子弟、石油子弟、电网子弟……这种制度也让国企成为一个相对隔离的小社会,国企包办从生到死的一切事务,拥有了自我的利益意识。

不管是国企,还是事业单位,新增编制都很难了,基本上是增一减一,甚至是减一收一,但操作的方式也很简单。

父母在岗的时候,让子女进单位当合同工,等到父母退休或者提前内退,编制让出来,然后再搞一个萝卜坑,考试招聘,顺理成章,合规合法。为什么国外水硕需求量这么高,一般人家谁没事去花钱出国读那种没有含金量的学位啊。

国企职位,事业编制,体制身份,对应的就是权力和利益,而当自我利益意识觉醒以后,固化是必然的,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利益圈子,就此开始形成。

这其实就是中国大小城市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和问题。

试想一下,真才实学地通过正式考试的人进入基层组织,和还有大量类似于周劼这样的废柴在基层组织里面乌烟瘴气相比: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谁更有优势?

经济发展需要冒险精神,而这和基层组织固化,追求稳妥和利益圈子,是背道而驰的;

营商环境讲究利益与风险共担,讲究合作互助精神,遇到周劼这样的人,那就不是倒霉的说法了。宁愿对手猛如虎,不愿同伴蠢似猪,和村长家的傻儿子合作,这生意恐怕做不了。

老子英雄儿好汉,不是什么规律,老子牛逼儿操蛋,才是大概率的人间真实,比如周劼。

官场生态不好,利益圈子封闭,只要做生意,搞产业的都懂,那就是去不得“黑店”雷区。地主家的傻儿子养育成本从哪里出来?

这是一个好问题。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本质挖掘:结合近期一系列的热点事件来看,阶层固化和劣币竞争,才是问题的关键

从周劼这个不学无术的官场边缘小人物,看基层组织的固化现象,再联系最近一系列的热点事件:很火的小镇做题家,高校批发水博。

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因为阶层固化和劣币竞争矛盾激化所导致的必然冲突现象。

这对当下国家层面的组织管理和分配机制,提出了现实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送上门来的“自我举报”,在全国舆论注视下,既是挑战,当然也是一种难得的机会:

有关部门会不会认真查一查,把背后涉及的问题都“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真正依法依规、有理有据地回应社会关切。

如果能顺藤摸瓜查实更多问题,以此为契机整顿一下当地干部作风、官场生态。更值得期待。

还是选择那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遮羞布一盖,试图继续用纸包火?

选择很重要。

当下的现实就是,公众对于靠裙带关系、权力网络走捷径的现象深恶痛绝,因为它既危害社会公平,更可能构成隐形腐败。

更重要的,因为周劼这样的废柴,把中国基层固化问题暴露出来,也指向了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营商环境的阻碍和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尤其值得担忧和愤怒。

经济发展能够解决绝大多数矛盾和缓解因为社会财富分配而产生的问题,但是阶层固化和劣币竞争,已经直接阻碍了经济发展,是不是新时代遇到了老问题?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分享:

当然,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也有其不同的意义和作用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周劼其人其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揭示的一些潜规则,引发的舆论热议和民众关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是具有推动中国加速改革和解决顽疾的作用的。

有些事情,相信国家,信任组织,静候后续就是了,但是对于普通个体而言,这样的事件能够引发什么样的思考,对现实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1、我个人一直坚持的观点,不会因为某些反驳声音而改变:

没有资源,背景,人情资本,还有关系加持的小镇青年群体,一定要去大城市。

哪怕再苦再难,也要去大城市。因为一旦你退回小镇,你就要跟周劼这样的人竞争。

村长家的儿子是傻的还好说,最多就是米虫,但是往往遇到恶霸,家族势力碾压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的现实,是有传统的,而且不可能短期内就会发生改变的。

周劼有句话特别real,「高中同学不少去外省读了好大学的,都回家进了烟草、电网之类的,回家没有着落的,就在北上广深成都」。

多么发人深省,这真的是至理名言。

2、基层权力的代际继承现实情况,是阻碍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毒瘤,更是逼走外来财富和本地生产力,并且必然会导致本地收割持续加大的根源所在。

这其实就已经给很多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未来,提前写好了剧本。

有些城市,能赚钱的生意,只能在有限群体和圈子的手上。

3、周劼已经说得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我怕你会读书吗,名校研究生都别想那么容易进我单位。这个人当年仗着自己会读书,看不起我们这种靠父母的,社会会教他做人……」

「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光读书可以飞天,以为是60年代,那个年代读的书真的可以改变一切,我是发自内心佩服读书人」。

这就是家族势力对一个地方经济和权力的垄断。周劼说出了本质。

蜗角微名,蝇头微利,英雄富贵自取。

对于绝大多数想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人来说,离开内卷,到处女地去,到新世界去。这是未来可行的方向。

4、一些深层次的本质,不会因为洗牌而改变,既然无法改变,要么适应,要么逃离。

抱怨,戾气,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成年人要懂得选择比努力重要。

大概就说这么多吧,文章不长,聊点能聊的,点到为止,红线意识清晰。

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合理,当合理不存在的时候,就是公平出来教做人了。

以上。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08-15

标签: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懂视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