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分享我们的隐私为什么搜索过的内容会被其他网站推送

大数据(英语: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传统数据处理应用软件不足以处理它们的大或复杂的数据集的术语。在总数据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个别分析独立的小型数据集(Data set)相比,将各个小型数据集合并后进行分析可得出许多额外的信息和数据关系性,可用来察觉商业趋势、判定研究质量、避免疾病扩散、打击犯罪或测定即时交通路况等;这样的用途正是大型数据集盛行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平时上网时,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百度上搜索一个内容,网站在查找出来之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百度会经常自动给你推送与你搜索内容相关的资讯或新闻。又或者你在淘宝上搜索一个品牌,打开京东后,京东自动给你弹窗该品牌的优惠信息。诸如此类,如果一个妹子请你帮她选电脑,购物APP上推送的全是杜蕾斯,岂不是很尴尬!

这些就是“大数据”的“功劳”,站在小编的立场上,是很反感这种推送类型,感觉自己的隐私被记录并公开了。除了产品和服务的推送之外,大数据通常会记录你的一些搜索习惯并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据模型,你的性别、职业、年龄、喜欢职业装、你的健康状态。再进一步的发展,它甚至可能渗透入你的社交关系,想想就让人后怕。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网站抓取你的个人隐私呢?

以百度为例:打开百度首页,在右上角的设置里“关闭预测”、关闭“搜索历史”,

最重要的一个设置,在百度首页的最下方,有个“使用百度前必读”,

我们点开它,再然后点开“隐私权保护声明”,

将这个页面下拉,在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位置有项重要设置,如图:

点开以后的页面如下,务必选择“停用”。

关于百度的隐私保护设置就完成了。

如果您使用其他搜索引擎,也是类似的方法设置。

此外,要时常清除浏览器中的cookies,建议一周清理一次。

生活中,除了电脑端的隐私保护,移动端也是同理,常规APP中,不要打开额外的权限,以百度地图为例,调用GPS,读取位置信息是必须的,但弹出需要查询联系人或读取短信又是什么鬼,这就要毫不犹豫的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08-05

标签: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懂视觉

Top